久爱伊人导航,国产伊人网,福利宅男导航-2023最新伊人综合信息导航中心

溫馨提示
如需更好的體驗效果,請用谷歌、火狐等瀏覽器打開。
不,謝謝
2021年中國水泥經濟運行及2022年展望
發稿時間:2022-01-29

摘要:全年水泥行業效益總體水平同比雖有減弱,韌性猶在,行業利潤依舊處于歷史較好水平。2022年預計水泥需求依舊處于平臺期,總體平穩,穩中趨降。同時,受政策影響,低碳要求,用能限制,供給偏弱,產能總量發揮繼續受控,主流市場價格有望保持堅挺,行業效益或繼續保持穩定。

綜述: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,也是我國開啟“雙碳”行動的元年,水泥行業面對“需求減弱、環保能效加碼、成本大幅上升、減碳創新投入”等諸多挑戰,水泥市場經歷了數次 “急轉彎”,全國水泥需求和供給均出現異常波動。一方面,全國水泥市場需求受固定資產投資、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大幅趨降影響,呈現出“需求減弱,前高后低,壓力加劇”的特征。另一方面,供給端受“能耗雙控、限電限產、煤價飆升”的影響,供給不足,成本大幅上漲,使得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出現“先抑后揚”的“√”型大幅波動走勢。全年水泥行業效益總體水平同比雖有減弱,韌性猶在,行業利潤依舊處于歷史較好水平。 

2022年預計水泥需求依舊處于平臺期,總體平穩,穩中趨降。同時,受政策影響,低碳要求,用能限制,供給偏弱,產能總量發揮繼續受控,主流市場價格有望保持堅挺,行業效益或繼續保持穩定。 

一、水泥相關宏觀經濟環境:主要投資指標減弱 

2021年主要宏觀數據總體處于合理區間,但與水泥消費相關的多項指標出現明顯下滑,固定資產投資、房地產投資、基建投資大幅減弱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544547億元,比上年增長4.9%;比2019年1—12月份增長8.0%,兩年平均增長3.9%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.4%,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47602億元,比上年增長4.4%;比2019年增長11.7%,兩年平均增長5.7%。12月份地產投資、新開工和竣工數據依舊較差。短期“房住不炒”仍為地產行業政策的主基調。

圖1

二、水泥產銷:需求減弱,高開低走 

2021年水泥需求總體表現為“需求減弱,前高后低”的特征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21年全國水泥產量23.63億噸,同比下降1.2%。 

分區域看,全國六大區域中,華東和中南地區產量保持低速增長,分別為2.9%和0.3%;其余地區均明顯下降,尤其是東北、西南水泥產量同比降幅最大,分別達到8.6%和8.5%。31省份中,18省市同比下降,其中,云、貴、藏下滑幅度最大,呈兩位數下降。 

圖2

三、水泥價格:價位創新高,呈現出“先抑后揚”走勢 

根據中國水泥協會數字水泥網監測,2021年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486元/噸,比2020年增長10.7%,在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和供給收縮的背景下,水泥價格整體上移,價位創歷史新高。從全年來看,水泥價格呈現出“先抑后揚”的走勢。 

價格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原因:1、能耗雙控力度突然收緊。進入8月中下旬,廣西、廣東、江蘇、云南等地,能耗雙控、限電程度有所加劇,企業無法正常生產,導致水泥供應出現短缺。從跟蹤情況看,能耗雙控和電力供應短缺針對水泥企業限產范圍達到20多個省份,且限產地區多為我國水泥主要生產基地,導致水泥生產供應不足,庫存快速下降。2、原燃材料上漲推高水泥成本大幅增長。煤炭價格不斷上升,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。促使全國大多數地區水泥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。年初以來煤炭價格高企,煤炭價格更是出現了暴漲,10月南部多個省份企業煤炭進廠價格達到2500元/噸甚至更高,比2020年同期增長三倍以上,支撐了水泥價格的跳漲。

圖3

分區域來看:全年價位最高的是中南地區,2021年均價533元/噸,其次是華東地區,2021年均價526元/噸,價位最低的是西南地區,421元/噸。 

東北地區價格漲幅最大,2021年均價同比上漲38.9%。其次是西南和中南地區,漲幅9.5%和9.2%,漲幅最低的是西北地區,同比漲幅5.5%。 

圖4

圖5

從數字水泥網監測的31個省會城市來看,昆明價格最低,其次是太原,市場到位價均低于400元/噸,屬于低價位區域。位于400-450元/噸的中低價位省會有5個,位于450-500元/噸的中價位的省會有12個,位于500-550元/噸的中高價位的省會有9個,位于高價位550元/噸以上的省會有3個,分別是廣州、杭州、???。 

從全年價格同比漲幅來看,漲幅最大的區域是,長春、哈爾濱、沈陽,同比漲幅分別達到了43%、39%和34%,有4個區域同比出現下降,主要是拉薩、烏魯木齊、鄭州和昆明,分別下降8%、7%、7%和6%。 

圖6

四、效益情況:效益有所收縮,但依舊保持較好水平 

2021年全年需求雖略有下降,但水泥行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,且對成本傳導能力不減,使得2021年水泥行業利潤的維持較好水平,根據工信部發布數據,2021年水泥行業營業收入10754億元,同比增長7.3%,利潤總額1694億元,同比下降10.0%。利潤結構有所優化,北部區域利潤貢獻有所增加,尤其是長期處于虧損的泛東北地區實現全面好轉。 

五、進出口:進口量首次下降 

中國在連續三年熟料進口大幅的增長后,2021年首次出現下降,我國進口水泥熟料總量為2772萬噸,同比下降16.9%。進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海運費大幅上漲,壓縮了貿易利潤,貿易商進口中國的動力有所減弱。 

六、2022年水泥行業展望 

1、從需求層面看,2022年水泥需求總體平穩,穩中趨降。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,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:明確定調,加大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,穩字當頭,穩中求進。支持新基建以實現高質量發展,促進房地產軟著陸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,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,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”。2022年全年基建投資計劃有望提前布局,專項債發行前傾,帶動基建市場活躍,促使水泥需求回升,地產政策邊際會放松,但考慮基建領域需求無法彌補地產領域水泥需求損失,預計全年需求穩中趨降,降幅約為2%-3%。全年水泥需求同比增速將呈現先抑后揚,前弱后強的特點。 

2、從供給層面看,環保低碳預期依舊保持“持續加碼”態勢,“錯峰生產常態化”、“碳達峰”、“限電”等因素對大部分區域水泥供給壓縮產生明顯制約。此外,政府對包括水泥在內“兩高”新增項目進行嚴格的管控,產能結構將進一步優化,節能挖潛增效將邁出新的步伐。 

3、從價格和效益角度看,2022年行業效益水平將持續保持穩定局面,主流市場價格有望在高位保持震蕩調整走勢。在認真執行產能減量置換和常態化錯峰生產產業政策的前提下,提高產業集中度,延伸水泥產業鏈,強化產業供給鏈,有政策的支持和大企業領導人的信心,相信2022年,全行業經濟效益仍然會出現穩增長局面。  

七、水泥行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 

1、產能過剩矛盾依舊突出,去產能形勢嚴峻 

根據中國水泥協會信息研究中心統計,2021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為74%,產能過剩依舊是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。2021年二、三季度受水泥需求明顯趨弱,產能充分發揮、供給不減的推動下,水泥庫存高漲,南方主流市場大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快速下降,局部區域出廠價陸續跌破300元/噸,行業運行形勢嚴峻。說明水泥產能一旦不能充分發揮,需求收縮,過剩問題凸顯。產能總體過剩,低效產能退出緩慢,先進產能比例偏低,依舊是行業急待解決的問題。 

2、“雙碳”政策實施將對水泥行業產生重大影響 

隨著我國“雙碳”工作的持續推進,將促使水泥行業全面進入低碳綠色的高質量發展階段,促進產業升級改造,推動行業節能降碳,低效水泥產能的退出,促使行業優質產能企業、龍頭企業競爭優勢凸顯,并有望通過兼并重組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。“雙碳”推進,將促進水泥企業產業鏈延伸,推進行業協同處置、智能化和布局新能源,同時,也必然將推高水泥企業綜合成本。 

要加大減碳技術創新的投入,構建行業碳減排的協同機制。要加快行業率先碳達峰的步伐,做好完成碳配額指標情況下的產能和產量輸出,研究和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。 

3、需求走弱、成本持續提升,效益穩增長面臨挑戰 

2022年全球的經濟形勢依舊復雜,國內經濟的壓力和風險依然存在,在水泥需求上,行業要做好應對需求較大下滑的預案。唯有加大執行常態化錯峰生產,調節好供需動態平衡,強化行業自律誠信,依靠大企業集團的市場主動作用,發揮省級協會的協調服務能力,借助能源雙控和減污降碳政策,有效控制供給端的過剩產能,才能應對市場風險。 

水泥行業是能源依賴性產業,煤炭和電價的大幅上漲,將大幅度增加水泥生產成本。同時,能耗、安全、環保要求不斷提高,也導致水泥企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,致使企業各種生產要素成本增加,將對水泥行業效益穩增長提出挑戰。中國水泥的市場越來越成熟,企業家越來越理性,行業協會的服務能力越來越增強,這都是化解行業面臨發展風險和挑戰有利條件。 

 

(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dcement.com/article/202201/187042.html